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未来城市啥模样?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51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未来城市的命运究竟掌握在大公司手中,还是由市民说了算,现在不得而知。研究机构Fabrica负责人丹·黑尔的话也许值得思考:“我们创建城市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文化、社交和共生,这些偏偏都非常不讲究效率。”
  在松都,传感器无所不在。每个家庭装有远程显像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它召开视频会议,接受教育、医疗及各项政府服务。思科公司是松都的传奇制造者,它提供了所有相关网络技术。  松都预计于2015年建成,届时将迎来6.5万居民和30万务工人员。  谁说了算?  显然,在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未来城市规划中,大企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人质疑,城市的主角——市民,将在这场变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麻省理工学院“感性城市”项目负责人卡洛斯·拉蒂认为,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市民的力量非常关键。他预言,大企业和市民之间可能爆发一场战争:企业要向市民推销他们建造的城市,而市民却有自己的实际需要。  “真正智能且现实的城市不会像部队行军那样,按指挥官的命令亦步亦趋,”拉蒂说,“他们更像一队鸟,或一群鱼,每一个个体会随着邻居传递出的细微信号调整自己的行动,从而协调前进。”  对此,IBM表示,一座城市最终是市民的城市,公司旗下大多数项目都与当地社区、市政厅有良好沟通,数据收集计划也都得到使用者同意。  以里约为例,在贫民区改造项目中,IBM把设计方案公布到网络上,鼓励大家上传自己的点子,共同设计他们自己的房子。项目设计师阿拉斯泰尔·帕尔文说:“长期以来,城市由1%的人建造,由99%的人消费;我们希望这个项目有所创新,让99%的人为99%的人建造城市。”  伦敦部分城区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看起来与未来城市不相干,但一些小型社区改造项目也在努力彰显未来色彩。工程咨询公司Arup参与了托特纳姆社区重建项目,该社区在2011年的骚乱中遭受重创。作为项目的重要一环,Arup与社区居民进行了充分沟通,包括参与骚乱的帮派成员。  公司城市设计部负责人马尔科姆·史密斯说:“我们逐渐理解他们的挫败感,听取他们对托特纳姆的意见,以及对这座城市的个人需求。”于是,重建项目中包括一个多功能社区中心,其中有图书馆、育儿区和成人学习设施。  IBM在美国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开展过一个智能水表项目,居民不仅知晓自家用水信息,还能与邻居用水量进行比较。IBM研究所负责人丽莎·阿米尼说,大多数居民很快改变生活习惯,开始节约用水。但她同时表示,城市建设需要适应市民需求,但其前提是掌握足够多的信息,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未来城市的命运究竟掌握在大公司手中,还是由市民说了算,现在不得而知。研究机构Fabrica负责人丹·黑尔的话也许值得思考:“我们创建城市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文化、社交和共生,这些偏偏都非常不讲究效率。”  他说:“将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智慧的市民打造智慧的城市。”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