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而文化建筑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空间场所,对于培养城市文化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国家博物馆 文化建筑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国家博物馆是我们在中国完成的非常重要的文化建筑,这个项目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建筑,其前方有一个很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与这个建筑形成对比,博物馆的前方立有很高的柱廊,这个柱廊作为建筑的朝向。广场完全建成后,出现了一些带有政治意义的新建筑,其外观表现是没有柱廊的,比较封闭。在广场上可能看到新的建筑呈现出这样的一个体量,并且是以这个建筑体量形成的文化中心。我觉得这个建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能够同时告诉广大市民,今后的设计将使两个建筑产生新的平衡。 在入口处可以看见柱廊,柱子是非常细的形态,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非常尊重历史建筑,而且是依据中国建筑的特色来做的,以尊重老建筑的方式来处理新建筑。后面的大厅是一个连接大厅,空间非常恢弘,尺度的变化是从天安门延续至此,从这个建筑继续往北走,会有更强的尺度感。进入里面,天然的采光引导对于空间是有帮助的,大厅中使用的一些建筑元素是从中国的传统元素中提取出来的。 我认为文化建筑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在建筑中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特别是文化中心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是大剧院,我们都能看到尺度方面的尝试和变化。
细节表达文化建筑的特征 约翰尼斯·雷西:德国KSP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总建筑师我们公司的理念是建筑并不是单纯的输出产品,而是在不断沟通中,为满足特定需要,创造与地方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项目对我们意义重大,国家图书馆项目在2003年中标,现已竣工。我们对于自己的表现比较满意。建筑方案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即希望人们能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活动。设计主题是按时间顺序对建筑进行三个不同时期的分割:第一部分是基座内的传统式图书馆,代表过去,存放的古典文献等;第二部分存放现在的书籍;第三部分代表未来,是关于发展新方向的相关信息介绍。这个项目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经常去施工现场,确保设计理念能够得到最大的实施。在过程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个项目从最开始的方案设计到最后的竣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沟通过程。 此外,天津美术馆项目也是将建筑融入城市文化和自然的很好体现。天津是一个大城市,在城市中心建立一个大规模自然景观的机会千载难逢。首要问题是怎样使建筑在城市与自然中处于一个更加恰当的位置。基地外围和中间设有绿化带,绿化带中间是天然湖,基地像洋葱一样环环相扣。中央湖区及周围的绿化带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施,居民可在此享受惬意的时光。通过这一设计我们想要传达的理念是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一个整体。建筑位于城市与湖水之间,与自然、城市都能建立联系。 针对建筑物造型我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设计方案。希望建筑融入群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单体存在,在不失去自身气质的同时,避免过于突出,并且对于任何建筑物的细节都进行不断推敲。我们对建筑物立面的设计就是对上百个不同方案进行择优挑选的结果。通过不断地推敲和沟通,我们对立面和造型进行不断调整,最终建筑作品得以完成。 虽然从开始设计到最终竣工,我们的设计是隐形的,但我们一直坚持自己的工作方式,希望所做的建筑能与地方文化相结合。比如该项目中的一个开敞式空间,我们利用石材百叶对下面的造型进行遮盖,对于这一建筑设计造型,我们已经推敲过十几遍。参观者可以通过最初设计的前厅门洞穿过中厅到达其他区域,而规划局认为这个区域应该更加开放,为此我们配合整体规划做了一些调整,把前厅往回退,使这一区域成为一个整体。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