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未来城市:人与资源如何在城市中共生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24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或许瑞典已经提前给出了答案。瑞典一直遵循着“当代人应为后代节约资源”这一原则,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内政外交的核心目标。

  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子?或许瑞典已经提前给出了答案。瑞典一直遵循着“当代人应为后代节约资源”这一原则,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内政外交的核心目标。而“共生城市”业已成为瑞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新理念。

  所谓“共生城市”,是对生态城市概念的一种表述。“共生城市”这一概念起源于瑞典,以乌尔夫·兰哈根为代表的一批瑞典建筑师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与瑞典政府达成了共识,让交通、建筑、能源、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在内的城市各子系统充分整合,在节能减排上环环相扣,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空间的综合效益。   瑞典人没有将“共生城市”仅仅作为一个概念来推广或停留在规划阶段,而是马上着手进行建设,于1997年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东南部的一处小型工业区开发了哈默比湖城。不久前,记者走访了位于斯德哥尔摩另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共生城市”项目——皇家海港生态城。   ■垃圾收集转入地下   □智能系统减少90%运输成本,系统运行寿命长达30年   瑞典于2010年开始启动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生态城项目。2025年前,这一地区将建成可供约一万户家庭入住的公寓楼和拥有3万间办公室的写字楼。新城区计划新增1.2万名常住居民,并提供3.5万个工作岗位。   据项目公关经理艾米莉介绍,斯德哥尔摩正在将这一面积约2.63平方公里的区域由工业区转型成为世界一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区。为达此目标,这一区域将应用大量创新的清洁技术,也被官方认可为斯德哥尔摩“共生城市”发展的标志和典范。   记者跟随艾米莉参观了皇家海港区已经完工和部分正在建设的项目,几乎随处可见一种封闭式垃圾自动收集系统。其生产商恩华特(Envac)集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研制出了一套完全封闭式的垃圾自动收集系统,最早用于医疗机构的垃圾收集,后逐步推广到住宅和办公区域使用。   从外观上看,这套系统与一般的垃圾收集箱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却十分新颖。据恩华特集团商业发展部负责人大卫介绍,这一系统利用空气作为动力进行垃圾运输,将垃圾收集过程由地面移到地下,由暴露改为封闭,由人工转为自动。   系统分为5个部分:住宅每层的垃圾集中投放口、楼层垂直管道、小区水平管道、城市主干道垃圾水平输送管和中央收集站。这一垃圾真空收集系统利用预先埋在地下和建筑内的垃圾管道,以空气为载体,利用真空中的压强差将垃圾收集到中央收集站。中央收集站负责实施垃圾气体和固体的分离处理,其中气体部分经过除尘除臭后排放,而固体垃圾则被压缩输送至密闭的集装箱内,然后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焚烧发电或者填埋处理。   “在皇家海港生态区的地下,恩华特铺设了长度超过3500米的真空管道,连接垃圾收集口和处理终端。住在楼内的使用者只需每天把各种生活垃圾装好,按要求分类,投入收集口中,垃圾就会在真空管道中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被‘吸’到集中处理终端,然后进一步被转化为生物燃料和其他再生原料。”大卫说。记者看到,投放口大多位于居民楼内通道便利处、建筑物的外墙上,以及主要道路的两旁。整个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在已经预先输入程序的电脑控制下自动化工作。   恩华特的系统可有效支持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收集,通过提供不同类别的废弃物投放口,分类收集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物收集站也可增设同样数目的集装箱,以配合回收废弃物的种类。系统设有电脑控制的切换阀,将各种已分类的废物传送到相对应的集装箱。   “和传统的人工回收垃圾的方式相比,我们的智能系统减少了90%的运输成本,而且系统的运行寿命可长达30年。”据大卫介绍,这套系统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